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一支呈“箭”形布阵的地面突击方队驶过天安门广场,引发阵阵喝彩。
这支由99B坦克、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组成的方队,被称为“打赢之箭、胜利之箭”。其中,100坦克的全新设计尤其引人注目,它标志着中国陆军装甲装备从“99时代”转入“100时代”的重大飞跃。
传统坦克设计一直围绕“甲弹对抗”的思维定势,即穿甲弹的“矛”与坦克装甲的“盾”之间的较量。
自坦克问世到冷战结束,各国坦克设计基本围绕火力、防护和机动三大性能指标寻求平衡,战术运用也始终没有脱离“甲弹对抗”的框架。
然而,俄乌冲突彻底颠覆了这一传统认知。无论是俄军还是乌军,其坦克、步战车等装甲车辆,大多数毁于单兵反坦克导弹、自杀式无人机和巡飞弹之手,很少是在“甲弹对抗”模式下被对方坦克摧毁。
展开剩余71%100坦克的外观变化是颠覆性的。从炮塔的外形来看,它不再是之前99系列比较板正的造型,而是增加了多棱不规则的突起,这样的设计大大增加了对手炮弹的命中难度,提升了坦克的生存能力。
在炮塔的上端配有观瞄仪器、高射机枪以及拦截弹,炮手通过战位前的屏幕能够很便捷地观察战场动态,并操控火炮和高射机枪进行火力打击。
100坦克配备了主动防护系统、相控阵雷达、激光系统以及更多的观瞄与通讯设备,强化坦克作为信息节点的定位,而非一味追求“甲弹对抗”或叠加更厚装甲。
100坦克罕见地采用了油电混合动力装置。这不仅能持续输出澎湃的动力,而且让其在行进中的噪音大幅降低。
战时100坦克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具有隐蔽接敌的能力,做到出其不意的打击效果。在电推进的前提下,100坦克辐射的热源将大幅度地减弱,就不易被对方的红外探测装置锁定,等于提高了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100坦克和100支援战车的驾驶员都配备了新型可视化头盔。这种头盔可以将车辆的行驶数据以及侦察图像进行实时显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驾驶员对车辆状况以及战场态势的掌握程度。
两型车型都配备了360度的影像,能够实现坐在车内就能观察到车辆四周的状况,帮助驾驶员还有其他的乘载员更好地观察周围的状况。
100支援战车还增配了无人操作手,可以操作无人侦察车和无人机,能够大幅提升侦察能力,精准打击火力目标。
此次阅兵中展示的两型191远程箱式火箭炮集战役打击、战术支援于一体,拓展陆战能力新边界。
远程箱式火箭炮打得远、火力猛、精准程度高,可以实现快打快撤。在支援作战的过程中,它可以针对对方的有生作战力量和防御体系进行猛烈大范围的火力覆盖。
它已经成为地面作战体系中的远程利剑,实现指哪打哪、百发百中、量大管饱。
“信火一体”作战成为未来陆战的新模式。通过控权慑止、节点毁瘫、实体毁能、协同支援等信火一体打击基本行动样式,依据武器装备不同的性能,打击对象不同的特征,进而采取分区同步打击、分层联动打击、分类择要打击等行动方法,实现制胜目的。
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支撑下,单个武器平台作用的发挥对整个作战体系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通过要害毁歼、系统失能,进行选择性精确打击,精细判明目标,精选打击对象,精心指挥控制,精准火力突击,精确评估效果,集中打击支撑体系运行的要害节点和关键系统,破击敌作战体系。
发布于:陕西省钱龙配资-10倍杠杆配资平台-炒股10倍杠杆合法吗-在线开户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